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ND減光鏡+黑卡拍夕陽

搖黑卡拍夕陽通常需等到很晚太陽快要掉到地平線時才有機會, 太陽高掛時很難成功, 因為快門太快, 通常天空與地面只需1/10~1/80秒就可達到正常曝光, 人的手根本不可能搖那麼快, 想要搖黑卡控制天空或地面曝光到1/10~1/80秒範圍內簡直是癡人說夢, 這時就要借助ND減光鏡(或漸層減光鏡), 讓天空或地面正常曝光所需時間落在1秒或更長, 人的手才可能跟得上.

ND減光鏡英文稱為 Neutral Density Filter, 依減光程度可分為ND2, ND4, ND8, ND16, ND32, ND64,...ND400,...等等多種減光鏡, ND後面的數字越大, 減光程度越大, 例如ND4可減2級光圈的光量(4=2的2次方), ND8可減3級光圈的光量(8=2的3次方),... ND400可減9級光圈的光量(400大約等於2的9次方), 這個數字與快門的關係大約如下: 未加減光鏡之前的快門乘以ND後面數字, 差不多就是加裝減光鏡後的快門速度, 例如, 若現在正常曝光所需快門為1/2秒, 加裝ND16減光鏡後的快門速度需為 1/2 x 16 = 8 秒, 減光鏡也可多片重疊使用, 例如ND4+ND8, 以加重減光程度.

ND減光鏡又分為固定式及可調式二種, 所謂固定式ND減光鏡是指它的減光程度是固定的, 例如ND8固定式減光鏡就只固定減3級, 另一種可調式ND減光鏡則可彈性調整它的減光程度, 例如LCW Rapld ND可調式減光鏡可彈性調整減光範圍為2級至9級以上(ND4~ND1000). 但可調式減光鏡有一個問題, 在不同焦段下, 其可選擇的減光程度有上限, 超過這個上限就會產生光斑, 固定式減光鏡則無此問題, 可調式ND減光鏡的最佳減光範圍(不會產生光斑)如下:

焦段 12mm: ND2 to ND8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3級
焦段 15mm: ND2 to ND16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4級
焦段 18mm: ND2 to ND32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5級
焦段 24mm: ND2 to ND64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6級
焦段 35mm: ND2 to ND125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7級
焦段 40mm: ND2 to ND175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7.5級
焦段 50mm: ND2 to ND250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8級
焦段 70mm: ND2 to ND350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8.5級
焦段 100mm: ND2 to ND400 最佳減光範圍為1至9級

除夕陽以外, ND減光鏡也適合用來拍日出與霧狀溪流或瀑布, 拍日出的道理和拍夕陽雷同, 都需先利用ND減光鏡讓正常曝光所需時間落在1秒或更長, 才有機會搖黑卡, 光線很強時, 拍溪流或瀑布則是利用ND減光鏡讓曝光時間得以拉長, 才會形成霧狀.

 

↓ 太陽高掛時, 若不搖黑卡也不使用漸層減光鏡, 拍出來的照片通常是天空曝光正常, 但地面曝光不足而太暗看不清楚細節, 如下圖

IMG_4514

↓ 太陽高掛時, 若刻意讓地面曝光正常, 天空就會變得過曝而呈現白茫茫一片, 也看不清楚細節, 如下圖(不搖黑卡也不使用漸層減光鏡的條件下)

IMG_4510

↓ 太陽高掛, 下圖就是加了可調式ND減光鏡之後, 再利用搖黑卡得到的結果, 天空與地面都獲得正常曝光.

IMG_4517

註: 上圖搖黑卡雖有點不盡完美而使地面與天空之間的黑卡界線有些低了一點, 然而此篇重點在談ND減光鏡, 不在搖黑卡.

 

 

 

以下再看幾個例子:

 

↓ 太陽高掛, 未搖黑卡也沒使用漸層減光鏡

IMG_4536

↓ 太陽高掛, 搖黑卡並使用可調式ND減光鏡

IMG_4542

 

 

 

↓ 太陽高掛, 未搖黑卡也沒使用漸層減光鏡

IMG_4583

↓ 太陽高掛, 搖黑卡並使用可調式ND減光鏡

IMG_4584

 

 

 

↓ 太陽高掛, 未搖黑卡也沒使用漸層減光鏡

IMG_4590

↓ 太陽高掛, 搖黑卡並使用可調式ND減光鏡

IMG_4592

 

 

 

可調式減光鏡基本上由2片偏光鏡構成, 旋轉減光鏡前的塑膠環即可調整減光程度, 如下:

 

↓ 可調式減光鏡, 被調整到輕微減光

IMG_2917

↓ 可調式減光鏡, 被調整到重度減光

IMG_2923

 

祝拍攝愉快,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